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工作就是把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物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用来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了解“业务现在是什么情况”,“流程进展到哪里”等一切动态业务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让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更多是一种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工作就是把管理信息化。
数字化则是推进信息化的最好方法。
数字化是指将许多复杂的、难以估计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变成计算机能处理的0和1的二进制码,形成计算机里的数字孪生。
如果说信息化是物理世界思维模式,那么数字化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AR等这样的数字化工具来实现更宽更广的数字化世界。
物理世界正在被重构,并一一搬到数字化世界当中,这个过程,是技术实现的过程,更是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
数字化带来了数据化。
数据代表着对某一件事物的描述,通过记录、分析、重组数据,实现对业务的指导。这就是“数据化”。
数据化最直观的就是企业各式各样的报表和报告。数据化是将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条理化,通过智能分析、多维分析、查询回溯,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如果说信息化和数字化更偏向于系统性概念,那么,数据化则更多地是涉及到了执行层的概念,一切业务数据化。以数据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破传统的经验驱动决策的方式,实现科学决策。
信息化与数字化核心差异

一、业务侧重点不同信息化:侧重业务信息的搭建与管理数字化:侧重产品领域的对象资源形成与调用信息化是对企业已形成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各个环节业务的结果与管控;数字化则是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换句话说: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阶阶段,是信息化的广泛深入运用,是从收集、分析数据到预测数据、经营数据的延伸。注意:数字化并不能脱离信息化单独存在,数字化就是解决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的。
二、思维模式不同信息化:是支撑,是工具数字化:是思维模式,是业务本身举个例子:比如说办公自动化(OA)。信息化时代的OA就是把线下的纸质的法规、文件、流程都线上化的过程,但是到了最后一步,还是要打印出表单请领导手动签字,再以这个审批表为准。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并没有改变业务本身,从思考模式上,大家还是用物理世界的思维模式在进行的。而数字化就不一样了,它是对全时段的各种信息的采集,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达到重塑商业模式的效果。在数字化OA系统中,所有的流程都是在“数字空间”完成的,不再需要“物理空间”的介入,在线办公形成则是全部员工全时段和全场景下的数字化记录。再举个通俗点的例子:我们手上戴的运动手环,时时刻刻用的社交软件,这些沟通协作都以数字化世界为核心,传统的物理世界则成了数字化世界的辅助和补充。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一个桌上吃饭却都拿着手机在交流的原因。因为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比物理世界要快很多。
三、数据分析方式不同信息化:数据统计型数字化:算法型传统的信息化是基于简单的数据表记录,然后根据小数据量做统计和呈现,只有统计没有分析。每一个信息化应用,基本上是系统内数据根据条件查询,再通过图示化把它呈现出来,中间是没有“分析”的。而数字化则通过算法,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最优的输入输出模型,进而替代人脑进行管理和校优,实现了真正的数据分析。还是用上面的OA系统来说,数字化的OA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统计,还会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详实的数据分析图表,这些图表就是用来给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或者可以这么说,信息化提高并辅助了人的记忆和统计能力,而数字化直接增强了人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四、企业组织结构不同信息化:维持型发展数字化:变革型发展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不需要变化的,最多是增加了IT部门以及一些工作岗位,企业的整个架构和决策执行流程不变。中高层管理人员只是从看纸质数据变为从手机端看数据,但是决策在下达前还是要经过头脑判断的,这整个流程实际上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到了数字化,这种企业的组织结构就被打破了。因为大量的数据采集、运算、反馈过程是自动、扁平发生的,直接指令到事,指挥到人,绕开了传统的授权模式。最典型的就是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的出现。所以,从IT到DT,不仅是技术系统的升级,企业的组织架构更需要变化,流程会变化。很多企业可能过去做的战略规划,设想了组织模式,但如果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组织模式是要重新思考的。
五、企业转型路径不同企业做信息化建设相对简单。由IT部门立项和询价,由于OA或ERP的基本需求是格式化的,所以选型工作并不复杂,都在通用的产品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定制化。但企业做数字化却复杂得多,需要从调研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开始,需要重建企业适应数字化生存的新商业模式,适应数字化员工的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经过这样的过程和设计的需求,市场上的大部分技术提供商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只能是双方或多方共同研讨后,一起开发出解决方案,并制定项目化计划,协同实施。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更看重的无非就是个性化、轻量化的自定义搭建类产品。